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是人類社會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進步。低碳經濟實質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潔能源開發、追求綠色GDP的問題,核心是能源技術和減排技術創新、產業結構和制度創新以及人類生存發展觀念的根本性轉變
節能減排指的是減少能源浪費和降低廢氣排放。 中國“十一五”規劃綱要提出,“十一五”期間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這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重大舉措;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必然選擇;是推進經濟結構調整,轉變增長方式的必由之路;是維護中華民族長遠利益的必然要求。
清潔生產審核報告應當包括企業基本情況、清潔生產審核過程和結果、清潔生產方案匯總和效益預測分析、清潔生產方案實施計劃等。實施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的企業,應當在名單公布后一個月內,在所在地主要媒體上公布主要污染物排放情況。
公布的主要內容應當包括:企業名稱、法人代表、企業所在地址、排放污染物名稱、排放方式、排放濃度和總量、超標、超總量情況。省級以下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按照管理權限對企業公布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情況進行核查。
清潔生產審核目的
節能、降耗、減污、增效,消滅或減少產品上的有害物質,減少生產過程中的原料和能源的消耗,降低生產成本,以減少對人類健康環境的危害。
宗旨: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或者避免生產、服務和產品使用過程中的污染物的產生和排放,以減輕或者消除對人類健康和環境的危害。
思路:判明資源能源消耗和廢棄物產生部位,分析資源能源消耗高和廢棄物產生部位,提出減少資源能源消耗、減少和消除廢棄物的方案。
益處:對于企業,可以真正降低成本,降低企業的原材料消耗和能耗,提高物料和能源的使用效率。對于國家,真正包含的國家的節能減排的中心任務,是中國向世界承諾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重要舉措。對于地方政府,是完成國家規定的節能減排任務的重要方法和途徑。
第一、優先發展低能耗、高附加值且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制造行業,積極發展第三產業,有效促進節能減排; 第二、加快淘汰發電、石油加工、鋼鐵、水泥、造紙、醫藥等行業的落后生產能力、工藝、技術和設備;
第三、根據我國的資源條件,調整優化能源結構,加快發展核能,積極發展水電、風電和沼氣利用,提高天然氣和可再生能源的消費占比;
第四、建議不要把完成定量的節能減排目標作為根本目的
下一篇:電動車推廣的生態意義